困境的红利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章 > 正文

  2021年4月15日下午4时许,霾锁京城,短时阵雨, 泥水交加。

  涉嫌数千万诈骗犯罪的嫌疑人陈某,在被羁押的 第37天,因检察院不批准逮捕而被变更强制措施,走 出看守所,恢复人身自由。

  一个月前,在经过各种走访、比较之后,陈某的 父亲正式委托我作为陈某的辩护人。按照刑法关于诈 骗罪的量刑标准,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量刑最高可 判无期,处境凶险。

  全面深入地了解完案情后,我决定,此案必须消 灭在审查逮捕阶段,一旦批准逮捕,溃败将势不可挡。

  在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的当天,我就让助 理将《不批准逮捕申请》和相关法律意见提交给检察 院的案管办,并电话告知案件承办检察官本案非常特 殊,提醒其认真对待“案中案”的问题,审慎批捕。

  承办检察官答复生硬: “这种案子我批捕得多了, 没什么可特殊的,我看完你们的材料再说。” 但在看完辩护意见之后,他与辩护律师交流时态度有所 软化,语气平和许多。

  随后,我们撰写补充辩护意见至凌晨,火线提 交。承办检察官已然被我们的辩护意见所折服,双 方的交流变得更加流畅、主动和具体。从其态度演 变的过程,我们推定未来可期。

  4月15日上午,法定审查逮捕期限的最后一天, 陈某的父亲来电,警方通知他下午4点多到看守所门 口,办手续接人。

  当晚的洗尘兼庆功宴上,我向年轻的陈某提到 “困境的红利”这一我临时自创的概念。

  人这一生,路长苦短,会遇到各种困境。困境 一旦出现,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丝毫不被情绪和喜 好所影响。存在与否无法选择,但能选择的是你对 存在本身的态度的存在。

  现实中,很多人都会被困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所淹没,上苍偏狭、命途不济。这种作法进一步扩 大了困境的成本,无限放大了困境带来的损耗,从 而让困境的存在变得一文不值,乃至成为负资产。

   因此,情绪让你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容易被问 题解决。从经济学上讲,如此对待困境最有价值的作法是充分发掘出困境的红利,尽量避免放大或尽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从而让困境能生产出正向价 值,把负资产演变成正资产。

  困境虽然让人很被动、痛苦乃至绝望,但实质 上也是一种投资,但凡投资,就必然讲求收益和回 报的红利,否则这种投资就是非理性和失败的。

  人类的幸福其实都是相似的,但困境却各有各 的不同。幸福的同质化和困境的差异化,也蕴含着 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困境都具有独特的、充满魅力的、 不可复制的价值。

  既然如此,对这种困境价值的充分发掘和反向 利用,从中收获利益,一则填平损失,一则扩大收 益,让悲剧变成喜剧。只有把苦难财富化,你的苦 难历程才会变得有价值。

  人生,请不要相信命运。

  命运,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背锅侠。

  很多人遇到困境和挫折之后,不对其思维和行 为方式进行批判和修正,不从现实中反省,不从源 头上解决问题,而是在事后,又一如既往地用一种 自以为是的方式处理所有的问题。这样的结局是, 越勤奋越不幸运,同样的错误反复犯,不同的事情往往毫无悬念地呈现同样的被动结果。人生失意、 败落潦倒,最终有意无意地将问题和责任全部推给 了命运。

  因此,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困境的成因的研究反 思,对过往人和事的归纳总结,对思维和行为的批 判、修正和转变,最终形成对未来行为的警戒和指 导,从而发掘出困境的最大红利,这才是理性人对 待困境的科学方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最终不被命 运所把控。